这已是寒冬季节,漆黑的夜晚,天上还飘着蒙蒙细雨,一列火车行驶在陈旧的铁轨上,车身晃动,咣当咣当之声不绝于耳,就在这列运货的闷罐车中却有一节平板车, 它就像是架在火车轮轴上的一块大铁板,四周没有任何护栏,上面坐着六口之家,父母亲和四个小孩,最大的六岁,最小的只有一岁。
那是在“九·一八”、"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狂妄的日寇靠着飞机、大炮、机枪和刺刀。用无比残暴的法西斯武土道攻下了上海、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寇就是要把中国人都杀光、抢光、烧光,好让他们永远占领我们的祖国。
这家人历经千难万险,在日军攻陷南京之前,逃出了日寇的魔掌,但恐怖、饥饿和寒冷使许多同样逃难的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幸运的是我们这一家六口,遇上了一列开往西南方向去的火车,爬上了这列火车的平板车。两个大人,一手拉着一个小孩, 用腿和身体挡住两个大包袱,一起半卧在这个平板车上, 哪怕再疲劳也绝不能睡着,万一滑下去了就肯定没命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天空仍然是一片漆黑,火车的速度好像慢了下来,并且很快就停了。路边有个小屋,门开着,射出一丝暗淡的灯光。原来这是个很小的车站,站长提着号志灯走过来,他发现了我们,要我们赶快从平板车上下来。他说这列车马上要开回去,要去运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一个个都被父母抱了下来,那两个大包袱也已拖下车来。正准备歇口气时,父亲突然发现最小的男孩并没有抱下来,但火车却已经开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他几乎是跳起来,沿着铁轨追了上去,边跑边喊:停车!停车...!”算起来父家那时也不过四十岁左右,但生活的重担已使他有些弯腰驼背,四百度的近视眼镜是用细线绳把撕开的镜架重新绑在一起的,天是那么的黑,才跑出二、三十米就被枕木绊倒,膝盖一阵阵剧烈的疼痛,他挣扎着爬起来,眼镜也没有了,他却拼命的往回跑,在小车站的门口碰到了站长,父亲几乎是一口气向站长说明了情况,站长二话没说。提起号志灯跑到铁路边,把志号灯高高举起,大幅晃动,。发出紧急停车的信号。这时火车正开到将要拐弯的道口.司机伸出头来向后望了一下,看见不断晃动的红色号志灯就立刻刹车,火车终于慢慢停了下来。父亲大口喘气,好不容易奔到那节挂平板车的位置,立到听到了小男核的哭声,他已经爬到了铁板车的边缘,两只小手还紧紧抓住那个用来喝水的小奶瓶。父亲赶快把小孩抱下来,那一刻他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好像整个出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紧紧抱在怀中的这个小生命才是他的一切。好险啊:如果站长迟了几秒,如果小孩多爬了半步,如果火车司机没有伸出头来,如果.....这个小生命一定就没有了。
那么,小男孩后来又怎样了?二十六年后,从小喜欢种树的他,完成了北京林学院研究生的学业,成长为身高1.8米、体魂健壮的青年,直接分配到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做什么呢?当然是研究种树,到哪里种?到大西北的沙漠地带,包括那些干旱又盐碱的沙地,因为那些地方太需要树了。于是一些能在沙漠里生存的植物:胡杨、梭梭、柽柳等树种就首先被他和同伴们看中,许多苗木及枝条的扦插、培育、繁殖就是他们每天做的事。在沙漠边缘的住民和牧民的参与下,他和同伴们一起建成了许多实验推广基地,足迹遍布内蒙科尔汇沙地、 毛乌素沙地、新疆塔里木河流城等地。他们就是这样在住民和牧民的参与下按计划一直做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 而是二、三十年, 在这异常艰难而又漫长的时间岁月里,他吃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螺旋上升的关系,成为我国早期防治沙漠造林的专家,并应美国同行的邀请,赴美共同探讨了全球如何防治荒漠化及我国沙漠治理造林的成功经验。
不幸的是,突如其来的白血病,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夺去了他的生命,到现在他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如今,我们中国已经建成了庞大的防沙、治沙造林的队伍,绿化面积的增加居世界之首,造林大军功不可没。
每个小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他们就是未来。但不知昔日苦,哪知今日甜。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爱国心与责任感,还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新的时代,仍然需要为国为民艰辛求索、忘我奉献。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与献身精神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现在的条件可说是好极了,在父母、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爱教育培养下,努力拼搏并坚持到底,就一定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一点贡献。
那么文章中“他”又是谁呢?这似乎并不重要,但我应该告诉大家:他就是我国早期林学界防沙治沙领域,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的著名专家--周士威。(周树亚,于2021年2月2日)
-------------------------------------------
作者简介:
周树亚
1934年10月出生,现年88岁,中共党员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大学本科,1958年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物理系毕业
职业:教师,教龄36年
职称:高级讲师
退休单位:南京财经高等职业学校、南京女子中专校
曾经发表过论文《个体与群体的异想》。
教学感悟:
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把“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要有爱心,要有“物”,切不可只停留在书本上、考试上,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与时俱进,学习、实践终身化!
每一位社区居民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宣传活动受到参与活动亲子的高度赞扬。
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东其他地区的莘莘学子带来更多更好的教育资..
共同维护美丽整洁的社区环境